最近越來越多的濾鏡數據充斥著IG頁面,想必很多女孩都被這些IG部落客或是KOL的夢幻IG版面燒到不要不要的吧~~~

只要有可以拿到數據的機會絕對不錯過,可是拿到數據套上後,卻發現調色後的照片往往和現實相差甚遠,相信還是有不少女孩想要擺脫自己雜亂且黯沉的版面,但又不想被說是修圖修過頭,那麼今天的文章將會很適合你唷!!!

 

想知道風景照怎麼調的可以先看這[Lightroom手機調色]分享~~在調色前你必須了解的幾件事|學會前置作業輕鬆調出好照騙★示範:風景照

還是提醒各位,拍照時光線很重要!!! 光線!! 光線!! 光線!!

 

那我們先來看第一組示範圖吧

PS 下列的數據是我依照片憑感覺拉的,因為每張照片的條件不同,數據不是絕對,下面每一個步驟我都有截圖並說明,大家可以按照我的思路去試試看喔

pt2020_07_24_18_56_16_mh1595588299961.jpg

可以發現經過調色後,照片亮了些,顏色濃了一點,但又不是太過誇張失真的色調

首先,把曝光拉高一點點,先幫照片擺脫暗沉感

Screenshot_20200724-183719.jpg

再來,我把對比降低,讓照片色彩融合些不要那麼分明

Screenshot_20200724-183731.jpg

再來,提高亮部可以讓照片整體更亮些但又不像拉高曝光那麼誇張

Screenshot_20200724-183740.jpg

再來提高陰影,讓照片暗處的細節能整個亮起來!!!

Screenshot_20200724-183753.jpg

經過剛才一連串提亮,照片白色吊橋佔很大的部分,所以降低白色,才可以讓橋不要太刺眼以至於辣眼睛

Screenshot_20200724-183813.jpg

再來拉低黑色,把原本黑色的線條突出一點,讓照片不要有太飄的感覺

Screenshot_20200724-183836.jpg

再來是曲線的部分,特別的是右上角那段水平線是我為了凸顯藍天的部分(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種困擾:明明是藍天的樣子拍完照後就一片白像陰天一樣),但隨著線條一拉,人臉的部分好像也跑色了,沒關係,等等會有解決方法

Screenshot_20200724-183943.jpg

接下來進入顏色的部分啦!這個部份我會每一個步驟都放進來,讓你們看看每個調整後的差別在哪

首先,我個人感覺這張圖冷色調元素占比較多,所以色溫我會為調至冷色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011.jpg

為了讓畫面顏色鮮艷一點,我會把自然飽和度拉高,自然飽和度顧名思義就是自然,這樣顏色在飽和度的呈現上比較自然不刻意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025.jpg

可以適時降低一點飽和度,讓色彩更加平衡不會刺眼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038.jpg

接下來就是各種顏色的微調囉! 

紅色: 最直接影響的就是我的唇色,我對目前的紅很滿意所以就不動色相,但想讓唇色更顯色一點,所以拉高飽和度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128.jpg

剛剛提到膚色跑掉了,我們現在就來校正

橘色: 我想讓皮膚呈現比較橘粉的樣子,於是把色相調至我覺得可以的位置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233.jpg

然後降低飽和度讓膚色不要鮮豔的很奇怪,再來提高明度讓膚色整個亮起來,可以有變白的效果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245.jpg

黃色: 黃色對樹葉及後面的山坡地影響較大,這部分我只拉高飽和度讓葉子顏色更鮮豔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312.jpg

綠色: 最直覺的當然是影響樹葉的顏色囉! 我喜歡葉子偏黃綠色的感覺,於是把色相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329.jpg

然後把飽和度拉高讓顏色更翠綠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336.jpg

接下來拉高一點明度,讓葉子更加有襯托效果(更有存在感一點)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347.jpg

接下來重頭戲!!!要來把陰天變藍天

藍色: 我喜歡天藍色的感覺,於是我把色相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358.jpg

然後讓天空的顏色更藍,拉高一點飽和度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412.jpg

明度拉低一點,天空藍的效果會更明顯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430.jpg

如果還想讓照片更清晰一點,可以微調高清晰度的部分喔

Screenshot_20200724-184629.jpg

 

再來是第二組照片,依照我剛剛的思路,這部分會加快腳步喔

 喔 對了,眉毛兩節顏色不同是因為眉筆褪色了,大家可以忽略

pt2020_07_24_23_42_28_mh1595605474391.jpg

這張照片使用景深模式,所有的細節都著重在人像上,所以前面的光線我就強調重點就好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118.jpg

亮部調高讓整個人像顏色更亮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130.jpg

陰影拉高後可以凸顯頭髮的線條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149.jpg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204.jpg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222.jpg

我覺得這張照片更適合暖色系,所以色溫暖色調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616.jpg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624.jpg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633.jpg

紅色: 我覺得我的唇色太桃紅了,想要偏橘紅一點,色相調,然後飽和度明度調高,讓顏色更顯色更亮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705.jpg

橘色: 一樣是調整膚色的部分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728.jpg

黃色: 雖然背景沒那麼清楚了但顏色還在,所以把色相拉,飽和度拉高,這樣告示牌可以有橘黃的感覺,畫面也比較和諧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743.jpg

綠色: 讓後面的山坡地偏綠黃的感覺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803.jpg

藍色: 後面剛好有一台藍色的貨車經過,雖然不是很明顯,但我還是把顏色調成天藍色了

Screenshot_20200724-233829.jpg

結論 ~~~ 我在調色時都會先觀察照片的顏色,先去了解哪個顏色是主色,想要偏暖還是偏冷,想凸顯甚麼顏色,再去做調整,還有有時候顯示器的顯色也會影響人眼辨認顏色,不同的顯示器也會影響畫面呈現的感覺

 

arrow
arrow

    I'm Sy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